在蒼茫的秦嶺腹地,有一道險峻挺拔的山梁,它就是海拔2299米的平河梁。這道山梁從北向南順延,210國道盤繞蜿蜒而過。李德現是陜西安康公路局寧陜公路段新路道班班長,他所在的新路道班,負責這里18公里的公路養護工作。26年來,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獻給了公路事業,被親切稱作大山深處的“護路神”。
李德現所在的新路道班負責養護的18公里公路,四面環山,方圓十幾公里無人居住。這里氣候惡劣、空氣潮濕,水和電都要靠自己解決,生活和工作條件極其艱苦。而每當李德現回憶起過去26年的養路工作經歷時,卻只有一句話:“不苦不苦,現在比過去要好多了!”
新路道班的房子建在海拔兩千米左右的半山腰,這里夏季雨水充沛,潮氣逼人!氨蛔尤熳右惶觳凰统睗,三天不睡就基本濕透了!崩畹卢F說。然而相比之下,這里的冬天更加難熬。一切都是冰冷潮濕的,漏風的屋頂經常滴下水珠,把床褥打濕,取暖主要靠燒柴火爐子。李德現指著烤火房漆黑的墻面說:“撿來的柴濕的多,半天也點不著。黑煙嗆得人直流淚,眼睛經常又紅又腫!庇袝r候,即便是火生好了人也不暖和,因為胸口剛暖過來,后背卻又變得冰涼。就這樣,一到晚上,李德現就和工友們早早躲進被窩熬著。
在這里,吃飯成了大問題。雖然附近有小溪,但溪水有毒,不能直接用來飲用、做飯。由于海拔高、氣溫低,和面蒸饃難以發酵,即便是將面放在火爐邊上一整天也無濟于事。入冬之后,李德現和工友們不得不面對取水需破冰、白菜硬如石、斷糧沒蔬菜的困境。
不過,生活條件再艱苦,也抵不過日復一日的孤獨。李德現說:“上班沒有人與你說話,下班后太累不想說話,都快成傻子了!焙芏鄠除夕,李德現一個人站在山上,看山下放鞭炮,看一會兒就回去睡覺。每逢過年過節,當大家都回家團聚的時候,茫茫大山深處便只剩李德現一人。面對新路道班極端惡劣的生活環境,有人問他是否想過換個好點的地方,沒想到李德現笑著說:“我習慣了,習慣了就不覺得苦了。這個地方也有一個好處,花不出去錢的!”
2.臨危一托避免一場爆炸 他是平河梁上的“護路神”
“晴天一身灰,雨天一身泥”、“夏頂烈日,冬冒嚴寒”是養路工工作環境的真實寫照,也是李德現26年來的親身體驗。他經常帶領全班工人頭頂酷暑,腳踩熱浪在路面上刨油包、修坑槽,一天下來兩手起血泡,渾身都快散了架。他身上穿的工作服不知道被汗水浸透了多少次,等吹干時都起了鹽硝。
1996年7月,李德現養護的路段嚴重塌方,在清理塌方的炸藥雷管都裝好后,他突然發現山上有石頭正在滾落下來。情急之中,他沖上前去,用手拼命托住石頭。就是因為他這一托,石頭才未砸向炸藥和雷管。一場事故避免了,周圍滯留的車輛和人員安全了,而他的右手拇指卻被砸掉了一節,落下了永久的殘疾。他的妻子為他包扎時,含著眼淚說:“你真是個傻人!”
2007年7月,陜西省安康市寧陜縣下了將近一個月的暴雨,境內有100多個地方出現了塌方。為早日恢復路況,李德現一直堅持在他所負責路段的塌方清除現場,每天不是渾身淋濕,就是滿身污泥。在清除塌方的那段日子,他的風濕病犯了,常常連飯碗都端不穩?伤諛犹焯焐下,直至路況完全恢復。
2014年正月初五,因為普降大雪,國道210線平河梁路段路面結冰嚴重,車輛擁堵。李德現和工友們主動放棄了和家人團聚的機會,拿著掃帚、鐵鏟奔赴到作業點上撒鹽融雪,鏟除積冰。寒風呼嘯,天寒地凍,李德現的雙手被凍裂了。工業鹽水浸入裂口,產生鉆心般的疼痛,但是李德現沒有叫一聲苦,依然默默堅持著。搶通工作完成后,李德現的身體已凍得僵硬,成了頭發、眉毛、胡子白成一片的“雪人”。
3.26年救助過百余人 他是司機們心中的“胖大哥”
公路雖然偏遠,可是路上發生的事故并不少。幫助來來往往的受困司機,已經成為李德現的一種習慣。26年來,他幫助過的司乘人員多達百余名。往返于210國道上的老司機們,都親切地稱呼李德現“胖大哥”。
2010年10月,210國道上,一輛滿載氧氣的大罐車剎車失靈,撞倒了十幾米護欄翻下彎道,氧氣灌泄漏,司機受傷嚴重。李德現發現后,一面救人,一面報警,并協助公安、消防等部門在平河梁、火地塘兩頭設立警戒點。最后,大罐車翻車泄漏事故得到安全處理,司機也被及時送往附近醫院救治。
2014年2月15日上午,一輛油灌車在前往西安途中,由于車速太快,在新路道班轄區的彎道處直接撞山。司機跑來求助,李德現立刻組織大家幫忙。他們先是用千斤頂把車體扶正,然后聯系附近修理廠請來了修車師傅,又幫著買了些零配件,最后還給司機送上了兩碗熱噴噴的面條。事情雖小,可在受助的司機看來,這些幫助就如同雪中送炭一般。
類似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,只要是來尋求幫助的人,李德現都會傾力相助。無論是正值深更半夜,還是趕上大雨滂沱,他都盡自己所能,從不求回報。為此,他的妻子也經常在深更半夜起來,跟著他給來人沏茶、做飯,收拾床鋪。一位接受過幫助的司機說:“李德現很體諒我們出門在外的辛苦,真心把我們當成一家人!
|